一只来自中国的“嵌合猴”,扑闪着大眼睛,登上《细胞》封面;在它旁边,克隆猴“中中”和“华华”,也以封面文章形式登上《细胞》,标志着体细胞克隆技术首次在灵长类动物上实现……来到近日在张江科学城未来公园展出的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一排登上《自然》《科学》《细胞》等国际顶尖期刊封面的科技成果引人注目。
国际顶级科学期刊越来越多的“上海封面”“中国封面”折射出的是中国创新实力之变。从突破基础研究“最先一公里”,到打通成果转化、市场应用“双向通道”,再到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长三角风正帆满,正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全力营造更具全球竞争力的创新生态,展示中国创新力量,书写中国创新故事。
3只可爱的小猴子,背后是硬核的研究成果。不仅能满足脑疾病和脑高级认知功能研究的迫切需要,又可广泛应用于新药研发。
拼版照片是2023年11月29日在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上拍摄的杂志封面,左为《细胞》封面的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右为《细胞》封面的一只来自中国的“嵌合猴”。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嵌合猴’成果对生命医学有重要意义,是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模型制作的一个里程碑。”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蒲慕明说。
15个顶刊封面,时间跨度近十年,涵盖生命科学、光学、微系统等众多领域,是基础研究“最先一公里”的厚积薄发。
这是2023年11月29日在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上拍摄的科学刊物展台。博鱼体育入口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记者看到,封面文章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科技力量多次“榜上有名”。
拼版照片是2023年11月29日在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上拍摄的以复旦大学科研成果为封面的刊物。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0”的突破,往往意味着“前无古人”。率先完成台式化自由电子激光原理验证的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相关成果2021年以封面形式发表在《自然》杂志。
不为人知的是,立项之初,团队论证确定的方案,3年没有任何进展。团队在这一世界前沿领域的研究,无方向可参考、无论文可引用。然而,向世界证明这个方案走不通也具有科学价值。在这一前沿领域,他们为全人类验证了“此路不通”。
此路不通,新的方向在哪里?团队在这一前沿领域坚持数年,不断另寻“新路”,最终成功实现原理验证。《自然》杂志评论称:“该成果是又一里程碑式的成果,将对同行科研人员产生重大影响,是一项重大的突破。”
“80后”王文涛是这一技术团队的负责人。“我获得所里支持时,没有重磅论文傍身,也不是什么人才计划入选者,但长期的支持、稳定的投入,激励我全力以赴地投身研究,青年科技工作者有了归属感。”王文涛说。
这是2023年11月29日在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上拍摄的基础研究重大成果展台。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成果接二连三迸发背后,是“十年如一日”的坚定。上海基础研究投入,自2013年的54.87亿元,上升至2022年的180.59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从7.06%上升至9.11%。
“用强有力的制度支撑,支持科学家‘宁打一口井、不挖十个坑’。”上海市科委主任骆大进说,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必须下好创新“先手棋”,突破基础研究的“最先一公里”。
小小数十纳米、产自上海实验室里的“介孔”材料,在山东的生产线上大放异彩。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得主赵东元及团队将原始创新的新材料,变成分子筛催化剂,齐鲁石化应用后,生产效率提高1.5%,每年增加150万吨高品质油品,相当于增加几十亿元的产值。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得主赵东元在复旦大学实验室里指导学生(2023年9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化学是有工业支撑的中心学科,与衣食住行和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如果能将科研成果转化、造福社会,对于我们这样的基础研究团队来说非常有意义。”赵东元说,科学家既要从“0”走到“1”,勇闯基础研究“无人区”;也要从“1”看到“10”,找到科技产业化“核爆点”。
科创土壤肥沃、科技人才集聚的上海,要做创新策源,必须树立和坚持鲜明的范式——“全过程创新”。
科技创新是一个过程,包含从基础研究到创新加速,也就是“从0到10”的全过程。上海着力将基础研究“最先一公里”和成果转化、市场应用“最后一公里”有机衔接,疏通双向链接的“双车道”。
为此,上海推出“探索者计划”“揭榜挂帅机制”“包干制”等系列制度,打造高质量孵化器,努力营造科学家敢干、资本敢投、企业敢闯、政府敢支持的创新氛围。
一幅风格神似《清明上河图》的图片,登上2023年2月《细胞》封面;一只舞动红色羽翼的火凤凰,是2022年3月《细胞》封面……东方智慧正惠及全球。
全景绘制肺腺癌分子图谱,为精准医疗提供重要资源和线索;发现新型抗新冠病毒候选药物,结构新颖、高效、安全;开发柔性单晶硅太阳电池技术,使得原本易碎的单晶硅片变得柔韧,可以像纸一样折叠,大面积柔性光伏组件已成功应用……从封面到工厂,博鱼体育入口从“最先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催生,新发展空间不断拓展,新动能不断培育壮大,更好联动世界、辐射全国。
拼版照片是2023年11月29日在上海科技创新成果展上拍摄的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科研成果为封面的刊物。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我们的目标是尽快做出几种脑疾病的猴模型,争取在5年内研制出一些创新药来,向世界证实猴模型对医药研发有用。”蒲慕明说,“届时,基础研究团队的成果将向下游推广,凭借猴模型上的独家优势吸引全球资源,已经有一些跨国公司联系我们,希望以后在上海建公司。这是一个未来产业。”
目前,最抗稻瘟病的超级基因Pigm已被隆平高科、荃银高科等40多家育种单位应用,抗病新品种在浙江、安徽、江苏等地累计推广超过3500万亩。
“从上海延伸至长三角,我们将继续探索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的优势,让水稻免受‘癌症’侵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何祖华说。
2020年,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成立。如今,跨区域、跨部门的强强联合结出“硕果”。
聚焦关键核心技术,2022年以来,三省一市累计发布48项重点揭榜任务,全国揭榜单位数量超过380家,其中长三角占比85%,揭榜任务研发投入超过10亿元。
2022年,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较2011年增长了近1.5倍,年均增速达9.47%。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顶级科技集群排名,中国再次取得进步,拥有24个全球顶级科技集群,成为拥有最多科技集群的国家,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区域创新格局。
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近日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2-2023》显示,全球创新格局保持亚美欧三足鼎立态势,科技创新中心东移趋势更加显著,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第10位,是唯一进入前15位的发展中国家,向创新型国家前列进一步迈进。
不仅在国际顶刊上出现越来越多的“中国发现”,中国也在加快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文献和数据平台。《细胞研究》创刊30余年,是论文学术水平达到国际顶尖杂志的中国原创学术期刊。主编李党生说:“我们要让中国科学界在世界上有站得住、叫得响的原创杂志,为中国科研的腾飞提供高质量的发声平台。”
反映全球高质量科研产出及合作情况的自然指数显示,在国家和地区榜单中,中国在2022年的自然指数贡献份额排名全球第一。
施普林格·自然集团首席执行官弗兰克·弗兰肯·佩特斯此前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20世纪80年代初,公司的旗舰期刊《自然》中,只有不到1%的文章涉及中国作者,如今这一比例超过15%。中国不仅在科研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日益有突出表现。